新華網武漢2018年9月30日電(連迅 李曉笛)作為湖北省首家民營銀行,眾邦銀行如何在市場上和傳統銀行開展錯位競爭,取得一席發展之地?近日,眾邦銀行副行長李小剛接受新華網專訪,介紹眾邦銀行通過業務創新,致力于為小微企業和大眾服務,爭做有影響力的互聯網交易銀行的發展歷程。
新華網:眾邦銀行成立一年多來經營情況怎么樣?作為一個體量較小的后起之秀,眾邦銀行如何開展錯位競爭,在市場中取得一席發展之地?
李小剛:眾邦銀行是一家由卓爾控股、當代集團、壹網通科技、鈺龍集團、奧山投資、法斯克能源等六家民營企業發起成立的民營銀行,系中國第11家民營銀行,注冊資本20億元。眾邦銀行于2017年5月18號開業,是湖北省成立的第一家民營銀行。
眾邦銀行從籌備到發起成立到目前正常經營,一直是秉承著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大眾創新創業理念。我們采取與傳統銀行、金融機構開展錯位服務,企業的產品、目標客群、服務手段等都是緊密圍繞這個理念來實踐的。開業一年多來,眾邦銀行取得了不錯的經營業績,截至今年7月底,銀行總資產規模已經突破了200億。也就是說,在去年5月份開業20億注冊資本的基礎上我們的規模已經翻了十倍。
新華網:眾邦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大眾創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小剛:國家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眾邦銀行積極落實國家政策,以服務小微企業為宗旨,滿足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目前通過我們線上平臺服務的個人客戶已達300多萬,我們已經給2萬多個人和小微企業客戶提供過信貸服務。有20多萬中小企業和個人在我們銀行開了戶,并且發生過存款和結算的行為。我們所服務過的2萬多個小微企業,涉及到的行業包括批發小商戶、物流行業的司機,還有餐館、社區便利店等小企業主。他們貸款時間一般都是一個月的,長的期限也是半年、一年這樣的。目前眾邦銀行的運行狀況良好,還沒有出現過不良貸款情況。
傳統銀行在服務上面臨的一大障礙,就是如何去了解這些對象企業的真實信息。如果你花很多人力和物力去了解它,但實際上這個貸款的金額可能就幾萬或者十幾萬塊錢,這樣的投入和產出是不匹配的。另外,傳統銀行的業務量很大,做小金額的業務,成本上不劃算。眾邦銀行正是瞄準了在小微企業貸款方面的薄弱環節,填補了傳統大型銀行業務不宜覆蓋的市場。怎么去設計產品,怎么去獲取客戶,怎么去管控中小企業的風險,我們都有定制化的流程。只有把這樣的“小”生意做好了,企業才能存活下去。
新華網:改革開放為眾邦銀行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哪些機遇?眾邦銀行未來有哪些發展目標?
李小剛:從整個國家來看,過去40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就是因為堅持了改革開放基本政策不動搖。現在國家經濟發展到新的階段,我們需要經濟結構轉型,需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繼續擴大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的活力。國家鼓勵大眾創新,鼓勵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鼓勵民營經濟發揮更大的作用,都是改革開放政策的反映。
改革開放需要我們為經濟注入更多活力,需要有更多的創新,更多的技術升級,更多新的生產模式出現。眾邦銀行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孕育產生的。從2014年開始,民營銀行出現,到目前民營銀行已經達到17家。也就2到3年的時間,現在這17家民營銀行金融資產加在一起已經超過5000多億元,并且這一塊兒還會越來越壯大。
眾邦銀行沒有一個規模上的計劃,但是我們有一個愿景,就是希望三五年以后眾邦銀行能夠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互聯網交易銀行。再說得大一點,就是希望在國內有交易的地方就有眾邦銀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