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 通訊員 許琴 記者 蔣楠 衡陽報道
衡陽市不缺特產,但有故事、有歷史、堪稱傳奇的并不多,金杯電纜就是其中一個。
提起“金杯電纜”(前身老衡陽電纜廠),老衡陽人都知道,這家誕生于1952年,興盛于上世紀80年代的老字號,和“中華牌”鎖具、“芙蓉牌”手表、“湘江”牌自行車一起,承載了太多與這座城市有關的記憶。
如今,“芙蓉”凋謝了,“湘江”不跑了,“中華牌”鎖具也漸漸消失了……眾多衡陽的工業老字號紛紛謝幕時,“金杯電纜”仍倔強地堅守在這片土地上,一路風雨走到現在。
它可以稱得上是衡陽工業企業命運變遷的“活化石”,成立至今數十年,它歷經過國營企業的輝煌、股份制改造的坎坷、二次創業的艱難,成功上市的喜悅……
口碑鑄就線纜業“金字招牌”
1956年,衡陽塑膠制品廠產出近400KM民用塑料電線,這根電線也是衡陽市自制的第一根塑料電線,自此,衡陽結束只能對外采購電線的歷史。
這項成果起源于1952年,那一年,60名熱血青年租佃3間民用房辦起了制作貝殼紐扣和牛骨柄鬃牙刷的手工業廠。在經歷重重困難后,他們決定研發新產品,在開發研制的過程中,這群人卻開啟另一條創業新思路——生產電線。
沒有方向,就在實踐中積極探索,確定目標;沒有技術經驗,就想方設法學習;沒有設備,就用“小米加步槍”式的土方法自制、借用;碰到瓶頸,就外出學習、理順思路,幾天幾夜不停試制……在幾近“一窮二白”的客觀條件下,湖南省第一家普通塑料電線生產企業誕生了。
66年間,“金杯電纜”已生產出110kV級及以下交聯聚乙烯電力電纜、軌道交通電纜、特種電纜、鋁合金電纜、充電樁電纜、控制電纜、架空線、民用電線等上萬種規格產品,遍及全國電力、高速公路、石化、煤炭、通信等各個領域,并廣泛應用到西電東送、全國城鄉電網改造工程,服務首都機場、秦山核電站、武廣客運專線等國家重點項目工程,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強勁支持。同時,金杯電纜先后出口到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2個國家和地區,深受用戶青睞。從小家到大家,金杯以高品質產品,守護用電安全,鑄就線纜業“金字招牌”。
用良“芯” 做好線,打造“百年老店”
改革開放40年,金杯電纜歷經風雨,卻也收獲滿滿。1984年榮獲全國行業唯一產品質量最高獎——銀質獎;1987年研制生產的市話電纜產品打破國外壟斷,被定為“替代進口產品”;2012年伴隨核電項目投產,成為湖南輸變電產業集群骨干企業;2017年在中國線纜行業最具競爭力企業排名第十二位。迄今為止,金杯電纜是湖南省電線電纜行業唯一上市企業。
時至今日,金杯電纜依舊熱銷,產品能夠深入人心,與金杯人的“匠心”制造精神是分不開的。在產品選材上,金杯電纜的導體銅芯始終采用的亞洲最高純度(戰略合作伙伴江西銅業)無氧銅桿,此類銅芯導電性能好,電流在線路中流失極少,更為節省電能。在生產制造上,金杯電纜通過嚴格精細三重檢驗,保證產品出廠的100%合格率。
此外,金杯人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從德國引進110kV級高壓電纜生產線,這也是目前湖南地區唯一一條集生產技術功能與在線檢測功能于一體的懸鏈式交聯生產線。為填補湖南地區輻照線纜技術空白,公司還建設了湖南省首個線纜輻照加工中心,此舉在行業中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公司還加強與中南大學、國防科大等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自主研發“以鋁代銅”的“稀土鋁合金電纜項目”;成立水電家裝公司,參與起草并制定國內第一個裝修隱蔽工程施工標準,探索“智能制造+服務”發展模式,滿足更多的用戶需求。
據了解,未來,“金杯電纜”仍將以創新為主力,從生產制造型企業向生產制造+服務+集成型綜合類企業蛻變。同時,金杯電纜積極實施市場戰略布局,以湖南為核心,形成“中南+西南”的市場藍圖,努力實現銷售規模40億元,力爭成為中西南地區最大、最強的電線電纜生產銷售企業,線纜行業內的“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