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壯大中的哈爾濱新區。
2018年6月7日,哈爾濱新區管委會掛牌。
哈爾濱日報2018年12月18日訊 這是一片承載著“一江居中,南北互動,兩岸繁榮”宏偉冰城夢的發展熱土;
這是一方肩負著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打造哈爾濱“未來之城”歷史使命的嶄新天地。
2015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哈爾濱新區。這是中國第十六個、東北第二個國家級新區,也是全國唯一的以對俄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
2018年6月7日,哈爾濱新區管理委員會掛牌。新時代新征程,恰如起舞天鵝的南北兩翼,在大美松江兩岸49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個承載中俄全面合作、東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示范和特色國際文化旅游聚集歷史使命的國家級新區正拔地而起。
哈爾濱新區獨特的區位優勢使之成為對俄合作以及輻射拉動東北亞發展的橋頭堡和發動機,對俄經貿、金融、文化、科技等合作全面展開。其中,中國北方電商物流倉儲發寄中心對俄郵政小包發運量占全國30%以上。
科技創新已成為引領哈爾濱新區發展的第一動力。位于松花江北岸的科技創新城,由科技創新大廈和農科院大廈組成的冰城最高寫字樓“雙子座”見證著哈爾濱新區日新月異的發展。
哈爾濱新區文化旅游資源富集、發展潛力巨大,是少有的綠色生態城區。哈爾濱新區提出,將把“特色國際文化旅游聚集區”作為獨特優勢,致力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使之成為彰顯龍江特色文化、向世界展示現代化新龍江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示范區和國際知名的城市新名片。
歷史瞬間
哈爾濱新區管委會掛牌
2015年12月16日,國務院作出《關于同意設立哈爾濱新區的批復》,同意設立哈爾濱新區。2018年6月7日,哈爾濱新區管委會掛牌。
未來,一個集轉型示范先導、創新智慧高地、高質量發展龍江振興之翼、中俄自由貿易特區和生態活力新城于一身的哈爾濱新區,必將以絕代風華、勃勃生機挺立于松花江畔。
當事者說
女海歸張怡:
慶幸把創業戰場選在哈爾濱
6年前,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張怡博士攜國際前沿技術來到松北區,和創業伙伴一同創辦了黑龍江天晴干細胞股份有限公司。短短幾年時間,海外歸來的張怡博士不僅領銜為“天晴干細胞”收獲了23項國家專利,還填補了黑龍江在干細胞儲存、研發應用領域的空白,開辟出一片充滿希望的新興生物醫藥產業藍海。
“當時黑龍江在干細胞研究方面是一張白紙,遠遠落后于國內其他省份。再說我從沒去過東北,家人更希望我回到長三角創業。”祖籍浙江寧波的張怡說,“但創業的感召和地方政府的誠意打動了我,那就到哈爾濱看看吧。沒想到,哈爾濱成為我看一次、戀一生的城市。”
近日,在“中國技術創業協會科技創業貢獻獎”評選中,“天晴干細胞”榮獲2018年度科技創新貢獻獎,成為東北地區首家獲獎的醫藥企業。“我很慶幸把創業的戰場選在了哈爾濱新區。”張怡對記者說,“雙創政策和人才政策讓我們受益匪淺,發展勢頭越來越好,這里是我施展抱負、放飛夢想的最好舞臺。”
數讀變化
全區擁有各類研發機構215個,其中國家級科研機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及實驗室91個;
現有23所高等院校、9個國家和省市人才基地、42個專業科技孵化器;
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425戶,占全市69.2%,占全省45.7%。
(稿源: 哈爾濱新聞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姜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