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拍在线观看,如何扣到尿床,超碰caoporon入口,亚洲色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深圳要聞>

深圳口述史|封昌紅:讓深圳設計走上世界舞臺

條評論立即評論

深圳口述史|封昌紅:讓深圳設計走上世界舞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來到深圳后,我一直是一名軟件設計師,對工業設計一知半解,抱著軟件設計師也是做設計的想法,我從策劃運營田面設計之都產業園開始,便懵懵懂懂地一頭撞進了工業設計領域。


封昌紅

1967年8月出生于山西。南開大學MBA、澳門科技大學MBA,廣東省第十二屆政協委員,深圳市第五屆、六屆政協委員。現任全國工業設計產業創新聯盟秘書長、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河北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主任、深圳創新設計研究院戰略咨詢委員會執行秘書長、中芬設計園創始人。曾獲“2016時代深士”、“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國工業設計十佳推廣杰出人物”銀獎、“中國設計貢獻獎十大風云人物”、“中國創意產業年度十大領軍人物”、“2015中國優秀創新企業家”、“2012年度和2013年度深圳十大創意人物”、“首屆深圳百名優秀義工”、“廣東省優秀女企業家”等榮譽。

口述時間

2019年2月21日下午

口述地點

中芬設計園


原標題:

封昌紅:讓深圳設計走上世界舞臺

深圳晚報2019年03月15日訊 1991年我來到深圳,從一名軟件設計師轉型進入工業設計領域。近30年的努力耕耘,深圳工業設計行業從0到1,再從1到N,從追隨世界的腳步到讓世界看到深圳的設計,讓深圳擁有了兩個閃亮的國際化標簽:“設計之都”與“創客之都”。如今,海納百川的深圳正敞開夢想的大門,吸引著更多優秀的設計師和創新者來到這里。未來,深圳仍是一座充滿希望、遠見與活力的城市。

來到深圳后,我一直是一名軟件設計師,對工業設計一知半解,抱著軟件設計師也是做設計的想法,我從策劃運營田面設計之都產業園開始,便懵懵懂懂地一頭撞進了工業設計領域。

來深圳闖蕩發揮所長

1990年,我從計算機專業畢業,卻在家鄉湖南陷入了找不到對口工作的尷尬境地。彼時,全國都在大力宣傳深圳,我想這座處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濱海城市或許有更多的機會。

抱著發揮自己所學的想法,1991年10月,我來到了深圳。

高大的寫字樓、創下三天一層樓奇跡的國貿大廈……深圳的一切對剛從內地過來的我,充滿了新鮮感。幸運的是,我很快就在深圳特發華日汽車企業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汽配商場找到了程序員的工作。

上世紀90年代是屬于傳呼機的時代。1992年,由于工作出色,我被調到當時深圳經濟特區發展(集團)公司旗下的特區傳呼機有限公司,編寫尋呼臺程序,后晉升為經理。

深圳給了我工作發展的機會,而1993年夏天一場忽然而至的暴雨,也悄然間加深了我對深圳的感情。

當時尋呼臺的辦公室設在國商大廈的20樓,當天電梯壞了。等我到公司時,身有腿疾的尋呼員黃革聯已經在工作了。我難以想象,她是怎樣拄著雙拐、蹚過深水、爬上20樓的,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濕潤了。

當時我萌生了一個想法:招收一批殘疾人做尋呼員,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我的想法得到了公司和深圳殘聯的支持。1996年,30位殘疾青年應征上崗,成為了特區第一批殘疾人尋呼員。

這種真正幫助殘疾人的舉措在深圳乃至全國產生巨大反響,這事還上了新聞聯播。后來,特區傳呼臺更名為“愛心傳呼臺”,免費為殘疾人進行電腦培訓,也感染了一大批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單位加入愛心事業。

1998年,我擔任深圳翔龍通訊有限公司傳呼臺臺長,帶著手下的800多名尋呼員成立了一支義工隊,奔波于深圳的大街小巷,為深圳的美麗建設貢獻一點小小的力量。

這些事情,讓我對深圳產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深厚感情。這座城市有人文關懷,有溫暖有愛心,我在這里能夠實現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

從軟件設計向工業設計轉型

2000年前后,我離開式微的傳呼機行業,創立了壹佰在線互聯網公司。

2003年,深圳在全國率先開始實施文化立市戰略,提出打造“設計之都”。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企業家合唱團上,有領導問我愿不愿意做與設計有關的事,當時我對設計一知半解,抱著軟件設計師也是做設計的想法,便懵懵懂懂地一頭撞進了工業設計領域。

2006年8月,我加入深圳靈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并擔任總經理,開始著手策劃運營田面之都創意產業園。

當時,“二房東”這種簡單的經營模式在大多數創意產業園里大行其道,我們當時對田面設計之都創意產業園的定位是做成全國標桿。如此一來,在基礎物業服務之外,我們還需要打造產業園特有的核心服務。

過去在尋呼行業,基礎的通訊服務之外還有很多增值服務,借鑒這個模式,我們首創了數字化一站式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全新模式,打造了六大增值服務平臺,實現了從“二房東”到“經紀人”的躍升。

幫助入駐企業尋找客戶、重視知識產權保護、舉辦設計培訓與認證、提供金融服務、宣傳推廣及品牌塑造等創意鏈條環環相扣。原本松散的個體品牌在此凝聚,形成一股更強有力的品牌力量。當時,這個全新的產業園模式一出,就在全國引起轟動,很多專家學者對這套運營模式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田面設計之都產業園的成功是深圳設計產業升級的一個里程碑,而我也因這個契機,正式從通信產業跨越到了文化設計產業。

▲2016年,FAB12年會在深圳舉辦。

深圳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剛成立之時,許多外國人認為深圳設計能力不強。當時我們下定決心,要讓世界看到中國的設計!

舉辦首屆中國(深圳)國際工業設計節

2008年,三諾數碼集團主席劉志雄發起成立深圳工業設計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我受劉志雄邀請出任協會首任秘書長。

協會成立之初,一共只有4個人,我們擠在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間,立下了宏圖大志:深圳的設計必須國際化,我們要讓世界看見中國的設計,而且是看見影響世界的中國設計!

但是當時我們的事業剛剛起步,還以模仿為主,深圳被很多人看做是手機產業的追隨者,我們該如何改變現狀,走上國際化?這著實讓我們頭疼了一陣。

那時恰逢深港兩地聯手打造“深港創新圈”,我們就決定從鄰近的香港入手。當時的深圳市領導非常支持我們聯手香港打造國際化品牌的策略,并帶領我們拜訪香港設計中心,港方也十分贊同我們提出的合作思路,認為雙方可以優勢互補。

欣喜的我們回到深圳就著手策劃。于是,首屆中國(深圳)國際工業設計節誕生了。2008年12月,與香港的年度旗艦項目“設計營商周”同期舉行。

如今,舉辦設計節對我們而言已經駕輕就熟了,但對當時只有8個人的團隊來說,確是件頂天的大事,那是我們第一次承辦大活動,要接待上千位嘉賓,可是一開始我們連開幕式上的“啟動儀式球”去哪弄都不知道,全是自己一步步摸索出來,當時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首屆設計節的規格一定要高,不然今后再想打響品牌就難了。

最后,首屆中國(深圳)國際工業設計節獲得了巨大成功,在開幕式上,深圳與香港兩地簽署了《深港創新圈——深港設計戰略框架合作協議》,深圳工業設計開始向國際舞臺邁進。

參加“倫敦百分百設計展”

2011年,我帶隊走進“倫敦百分百設計展”。倫敦百分百設計展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必須經專業評審團審核后方能獲得參展資格的展覽,也是全球最受矚目的商業性設計展會,這個被譽為“世界設計風向標”的展覽在過去很少有中國人的身影。

2009年,我們第一次跟“倫敦百分百設計展”的評審團溝通,希望參展。當時設計展評審團主席問我們:“你們中國有設計嗎?No design,just copy。”

道路雖然艱難,但我們必須要走下去。此后,我們不斷地以書面形式向評審團全面介紹深圳的工業設計情況,并邀請評審團到深圳的各個設計公司參觀,加上華為、中興、飛亞達等企業的產品設計水平逐步提高,最終在2011年,我們站上了設計展的舞臺,讓世界看到了深圳的設計。

那一次走出去,我們的設計師發現自己與世界的差距原來那么大。國外的設計師在做設計之前會做大量前期調研,為了將設計做到極致,可以不計成本地調整成千上萬次,雖然我們目前還做不到,但是這樣的理念可以傳播根植于每個設計師心中。

我們也獲得了一個全新的國際化視野,原來設計可以融入生活,也能帶來不同的商業原型,這些都是很大的收獲。

2014年,我們第四次帶領展團參加“倫敦百分百設計展”,在那次展覽上,“深圳館”升級為“中國館”,中國設計在國際頂級設計舞臺上立足。

德國iF設計大獎海外展廳落戶深圳

2012年12月,深圳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工業設計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的政策,并且每年拿出一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推動工業設計行業發展。

2013年,深圳引入“倫敦百分百設計展”專家評審機制,成功舉辦了全國規模最大的展會——中國(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這次大展贏得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并獲得了國際頂尖設計大師的尊重,為中國的工業設計在國際贏得話語權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也是在2013年,被譽為“設計界奧斯卡”的德國iF設計大獎首個也是唯一的一個海外展廳落戶深圳,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向市民和業界免費展示iF設計大獎60多年來的獲獎作品,這是對深圳的肯定與榮耀。

當時,我還記得德國iF設計大獎組委會主席拉夫·魏格曼在接受采訪時說,深圳政府對工業設計的高度重視非常明智,而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充滿創意與活力,聚集了許多年輕設計師,是設計界未來的力量。

2014年,我們花了6個月時間建成深圳與赫爾辛基合作設立的中芬設計園,吸引了幾十位中外著名設計大師入駐。

如今,這股力量越來越強大。

▲1998年,封昌紅到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慰問

設計之都讓深圳有遠見,創客之城讓深圳有活力。過去十年我們從跟跑到與國際并跑,下一個十年,我們要讓世界看到深圳的創新,讓深圳設計能夠代表中國設計走向世界領跑的地位。

推動創客生態發展和創新成果轉化

很早我們就開始關注深圳的創客。創客是傳統制造業與設計業的一個結合點,他們既需要傳統制造業的基礎,也需要創新設計的新意。工業設計師能填補創客從一個創意到實現路上的所有需求,創客則能給工業設計帶來更廣闊的未來,所以我們決定做將兩者結合的推手。

2013年,深圳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帶領深圳創客成立了創客專委會,開始推動創客生態發展和創新成果轉化。

當時,深圳已經具備了創客發展的市場環境和軟硬件基礎條件,然而要成為全球創客之城,必須得到更多支持。

2014年,我們前往巴塞羅那參加第十屆全球微觀裝配實驗室年會(FAB10)。Fab Lab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比特與原子研究中心發起的一項新穎實驗,一個擁有幾乎可以制造任何產品和工具的小型工廠。而Fab Lab年會則是該研究中心發起的一項國際創客交流活動。

會上Fab Lab的創始人尼爾教授表示FAB12將在中國舉辦,地點會在深圳和上海這兩個城市中選擇。年會結束后,我立即找到尼爾教授,告訴他深圳是一個創新的城市,非常希望承辦FAB12。當時他沒有多言,只留給我一個郵箱。

回到酒店后,我一刻也不敢耽誤,立馬把深圳的情況詳細發給了尼爾教授并邀請他來深圳考察。2014年11月,尼爾教授來深圳參觀,在這座城市待了不到30個小時后,就愛上了這里,并且被華強北深深吸引。

最終FAB12花落深圳。

2016年8月,為期10天的FAB12年會系列活動在深圳舉辦,這也是FAB年會在中國的首次亮相。幾千名FabLab的核心成員、各領域科學家和技術工程師齊聚深圳,舉辦了110場學術工作坊,讓深圳的創客們大飽眼福。

年會期間,國際微觀裝配實驗室基金會還與深圳簽署了兩項合作協議,為全球創客提供智能制造平臺,助力深圳打造世界知名的國際創客之城。

在深圳聞到創新氣息

2016年10月,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雙創周)在深圳舉行。那是我們最難忘的一次承辦活動的經歷。

早在2016年6月份,我們就開始策劃方案,在雙創周倒計時一個月的時候,我每天對團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幾十個工作人員幾乎每天睡在現場,無暇休息,到最后十天的時候,我們每天都睡不到2小時,甚至到了一坐下就能睡著的地步。

最后,雙創周獲得了中央領導的八字評價:超乎預期,難以想象。那一瞬間,我和工作人員抱頭痛哭。

我想起過去到國外進行交流時,我總羨慕國外一些城市,我覺得那些城市可以聞到創新的氣息。就在全國雙創周那個時候,整個城市都因創新而沸騰了,每天都有超過10萬人來參觀交流。我覺得我在深圳也聞到了創新的氣息,創新正在一點一滴地進入到市民的生活之中。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人才

2017年,中芬設計園率先成立了全國首個工業設計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2018年,深圳出臺了《深圳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并于2019年3月1日起實施。誠然深圳在知識產權領域一直走在前列,但知識產權保護生態體系尚未形成。

我們始終相信,創新的根本是人才,而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人才,讓知識產權成為有金融價值的優質資源,這將會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來。

一間10平方米的小房間內產生的夢想,一步步實現,并達到了今天這樣一個引領全國的地位,這是深圳賦予我們的機遇和勇氣。

未來,我們依舊會帶著這份勇氣與擔當推動深圳不斷創新,希望深圳設計在未來依然能夠代表中國設計走向世界。(記者周婉軍

[責任編輯:何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州市| 牙克石市| 永和县| 田阳县| 嘉黎县| 荔浦县| 静乐县| 威海市| 兴义市| 浦东新区| 喀什市| 霍山县| 蒲江县| 洱源县| 岢岚县| 彭阳县| 阜新市| 抚松县| 晋江市| 山东省| 祁门县| 无为县| 望都县| 车险| 五原县| 历史| 辛集市| 汕头市| 惠州市| 寻乌县| 济阳县| 合水县| 班戈县| 闽清县| 肥东县| 黄骅市| 龙游县| 肇庆市| 太仆寺旗| 漯河市|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