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師、寵物攝影師、調酒師……近年來,我們身邊多出不少新職業。日前,有機構對生活服務業新職業人群進行了大數據調查,調查顯示,數字經濟時代,生活服務業不僅在新興消費需求下催生出一批“新奇特”職業,也在互聯網改造下誕生出一批傳統服務業中的“數字化”新工種。
這些五花八門的新職業讓人倍感新鮮。其實,它們與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緊密結合,正深深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快遞員外賣員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已無需多言;家長更加注重嬰幼兒的成長和教育,育嬰師應運而生;寵物美容師的興起,則是基于養寵物已漸成一種生活方式,寵物成為不少家庭中的重要一員……不僅僅是生活服務業,高新技術領域也是我國新職業的密集誕生地。今年4月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發布13個新職業信息,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等。這批新職業因充滿時代感而引發廣泛關注。新職業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照出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與創造力,照出社會發展方向和時代變遷。說到底,新職業根植于時代發展,服務于美好生活。
職業選擇有不同,“奮斗”是共同的標簽。從新職業里不僅能夠感知經濟活力,更能讀懂新的夢想。迎著經濟發展的時代風口,認真審視自我,勇敢把握新機遇,致力于打開新的人生窗口。這與其說是職業的選擇,不如說是夢想的力量。時代的快速發展,為“成功的道路千萬條”這句話注入深刻鮮活的內涵。時代善待著每一個人的夢想,給予了更多人讓夢想成真的機會。只要心中有著目標,只要愿意向前奔跑,無論夢想和愿望多么高遠,此時此刻即可成為夢想的起點。
有人說,“以后的就業形態不是按照‘新’‘舊’來劃分,而是將以充分釋放創新力為核心,形式多樣、互相融合來劃分。”這其實道出的是創新創造不是科研工作者、企業家的獨有,每一個人都需要在勞動中創新,讓勞動成為一種“匠心筑夢”的創造。哪怕是快遞派送員,看似是體力活,實則也是技術活,需要在短時間內規劃出一條最合理的送達路線。而想勝任育嬰師、寵物訓練師等新職業,恐怕更要遵奉專業主義和創新精神。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無論是傳統職業還是新職業,只要從業者能夠從中磨礪工匠心,善于激發創新精神,都是當之無愧的“新”職業。
可以預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隨著科技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未來還將出現更多讓人眼前一亮的新職業。新職業不斷涌現,催人奮進;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噴涌而出,令人振奮。更關鍵在于,越來越多的人朝著讓人生更出彩的目標不懈努力,這樣一幅干事創業的追夢圖景,讓人不由自主地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更加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