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4月25日到今天為止,深圳商報成功完成了一組大型采訪報道——“深圳營商環境百人談”。這組報道共計26篇,采訪105人,采訪對象的主體是深圳各個行業的企業代表、外資代表、港澳在深創業青年代表,同時還采訪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高校、科研機構和行業協會的代表人士。涉及范圍之廣、討論問題之深,都可謂前所未有,值得點贊!同時,這組報道也是深圳商報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四力”(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要求的生動實踐。
這是一次對深圳營商環境的全面“體檢”,也是一次探討如何進一步全面提升深圳營商環境的智慧盛宴。
營商環境是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城市的未來。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深圳的光榮使命。為此,深圳提出了堅持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試驗區的宏大目標。
營商環境歸根到底是為市場主體服務的,深圳的營商環境好不好,還有哪些不足和差距,企業作為最重要的市場主體,當然最有發言權。
企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主體,是創造稅收的主體,也是推動創新發展的主體。要增加他們的獲得感,首先要加強他們的參與感。營商環境好不好?要聽企業怎么說;營商環境如何提升,更要聽企業怎么說。如此,才能收集一手信息、了解企業需求,才能讓改善措施有的放矢、更快見效。
深圳商報的良苦用心得到企業的積極響應,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企業對深圳營商環境的關切。在26期訪談報道里,他們表達的不僅有對深圳營商環境的高度贊許,更帶來許多有益的建議,這些建議有的具體實用,有的志在長遠,都非常有借鑒意義。
而本次報道的最大收獲,無疑是明確了這樣兩點:一是深圳的營商環境,以及深圳全面提升營商環境的目標與路徑,總體上深得企業認可,具有強大的比較競爭優勢。二是深圳的企業家群體非常優秀,多向他們問計,就能更快更好地提升深圳的營商環境。
“深圳營商環境百人談”報道雖已落幕,但深圳打造世界一流營商環境的征程還在半途之中,而且永遠沒有終點。深圳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要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更好發揮核心引擎的歷史性重大作用,都在呼喚深圳營商環境的不斷創新完善,只要我們瞄定目標、堅定前行,未來深圳就一定能夠打造出世界級的一流營商環境,躋身于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版圖之中!深圳商報也將在政府與企業等市場主體同心推動深圳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的過程中,再接再厲,為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