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2019年8月6日訊 作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重要配套建設內容,南華村棚改是福田區2019年度的重點工作。8月5日,記者從福田區委重點工作專題宣傳策劃會上獲悉,今年全市最大棚改小區南華村自7月21日啟動簽約工作以來,截止8月4日,集中簽約期15天,個人和企業住宅簽約率達99.6%。
15天完成2500套住宅簽約
南華村小區位于濱河路南、深圳河北、華強南路西側占地面積約16.19萬平方米(含南華小學用地6869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3.5萬平方米,共有建筑物70棟、房屋2727套。小區建于1984年,是特區第一批公務員和教師福利房。由于建成較早,南華村住房建筑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房屋質量堪憂。
隨著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建設推進,利用全市棚戶區改造的有利契機,南華村改造不僅將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提升片區綜合環境,也將完善合作區產業配套,集聚高端人才,提升片區產業活力和發展動力。
此前,南華村住宅房屋補償安置方案已通過市住建局的專家評審并下達批復,安置補償協議、簽約流程和選房規則已經公示。南華小學臨時校舍用地初步選定。于7月21日,在南華小學啟動簽約工作。
作為福田區新一輪棚改樣板,南華村顛覆了過去大家對舊住宅區改造工作的認識,將棚改工作做到了極致。截止8月4日,集中簽約期15天時間,2510套個人和企業產權住宅成功簽約2500套,簽約率99.6%。
海沙房銹蝕現象嚴重配套設施無法匹配
南華村的改造提案并非近兩年才出現,據老業主回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末,彼時部分樓房已經出現了天花板掉落、滲水等情況。由于早期建筑材料中摻雜了海砂和黃泥漿,致使部分構造柱、梁、板出現鋼筋銹蝕現象,從而導致保護層爆裂剝落、墻質疏松、墻體滲漏等情況;加上建筑物缺乏日常維護保養,致使小區存在較大質量安全隱患。
此外,南華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不完善也成為了小區非拆不可的因素之一。據統計,南華村范圍內房屋出租率較高,居住人員密集,消防管網缺乏維護、更換,消防設施器材不完善,存在極大消防安全隱患。
此外,目前南華村停車位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小區停車的需求,不少車輛直接停放在草坪上,導致人行道與車行道并行,極易造成安全事故。
全區抽調40名干部服務簽約
隨著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建設推進,利用全市棚戶區改造的有利契機,2018年8月,福田區政府啟動南華村改造項目,采用“政府主導,國企實施”的模式,實施主體為福田福河開發建設有限公司。2019年4月,項目納入全市棚戶區改造年度計劃。
福田區委始終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踐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自項目啟動以來,福田區成立了區、現場兩級指揮部,區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研究解決項目重大問題。設立辦公室和簽約服務、政策法律、宣傳輿情、維穩綜治、學位分流等13個工作組,南園街道、住建、更新、司法、公安、教育、物業管理等部門參與配合,專項解決具體問題。
南華村棚改堅持黨建引領、黨群交融,全區抽調的40名干部分成16個組開展工作,不到一個月時間,南華村房屋套數2727套中,建立有效聯系的比例高達99.3%。干部們堅持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凝聚黨群,共建合力。在安置補償方案、概念規劃征求意見期間,組織大型宣講會8場,小型座談會十余場,接待業主3000余人次,收到業主意見1.5萬余條。現場指揮部敞開大門,電話隨時暢通,解答業主咨詢。通過社區推薦和遴選規劃設計業主代表,全程參與概念規劃和專項規劃設計,受到了業主的歡迎和認可。
簽約期間,更設置了綠色簽約通道、無障礙設施,安排義工引領,想方設法為業主提供方便。對遠在外地和境外的業主,采用遠程簽約,甚至赴廣州、梅州、惠州簽約;無法出行的,則上門服務。有些業主多年未解決的同一身份證明、地址變更等,積極協調,幫助解決。通過以情、以理、以法相結合,全力推進棚改簽約工作,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最終獲得了絕大多數業主的支持。
【撰文】葉淑萍
【通訊員】溫現青
【圖片】福田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