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8年,吳立民(左四)代表道德模范參加深圳市第七屆公益金百萬行活動。受訪者供圖
▲1996年,吳立民(右)在市委市政府信訪辦接待來訪群眾。受訪者供圖
一轉眼,我已在深圳工作生活了36年,從一個熱血青年變成了一名滿頭白發的退休干部。我們正在慢慢變老,但深圳卻變得越來越好。剛來深圳時,我看好深圳的前景,但真的沒有想到深圳會變得這么快,能為建設深圳這座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貢獻力量,我想這就是我人生的最大價值。
吳立民
1959年出生于浙江寧波,中共黨員,197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兩次榮立三等功、多次受到嘉獎。1988年調入深圳市委市政府信訪辦公室從事信訪工作,2006年起任市政府督查室調研員,2019年8月任市政府督查室一級調研員。1993年以來,先后當選深圳市福田區第二屆、第三屆人大代表,深圳市第三屆、第四屆人大代表,深圳市第五屆、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工作委員會委員,先后榮獲“深圳市信訪工作目標管理先進個人”“深圳市直屬機關優秀黨員”“深圳市人大代表積極分子”“深圳市模范人大代表”“深圳市環保市民”“深圳市督查工作優秀工作者”“深圳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個人”“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深圳市先進工作者”“廣東省先進工作者”等稱號。在201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30位杰出人物”評選中,高票當選“杰出模范人物”。
口述時間
2019年10月10日上午
口述地點
深圳商報社大廈18樓
本期采寫
深圳晚報記者 邱志東 實習生 尹琛
壹
“拓荒牛”身上這種安于簡樸和敬業的精神,經過潛移默化,漸漸成為了深圳的城市精神。
高中畢業后選擇參軍
我出生在浙江寧波的農村,家里兄弟三人,我是老大。在我8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家里條件十分困難。父親說:“我自己的孩子,再苦再累都要自己養大。”他一個人供養我們幾兄弟讀書,讓我一直讀到高中畢業。當時中國還沒恢復高考,我只好回家干農活,補貼家用。
1978年,我去參加新兵招募,被選上作為基建工程兵去遼寧錦州。我在部隊里白天訓練,晚上站崗。初次北上,作為一個南方人很難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冬天實在太冷了。還好我是農村出身,吃苦長大的,才能堅持下來。當時在農村里連鞋都沒得穿,但在部隊里能保證一日三餐有飯吃,心里就非常滿足了。
相信深圳的前景我選擇留下
1983年,我隨基建工程兵部隊從遼寧錦州集體轉業到深圳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做飯、養豬、當汽車修理工,什么都干過。這也是我第一次到深圳,當時的深圳,除了幾條已經修好的路,到處一片荒蕪。我們住在建筑工棚里,就在現在的市民中心附近,當時周圍還是農田、池塘,長滿了雜草,老鼠、蒼蠅和蚊子隨處可見,洗澡用水都得去井里挑。有一次刮強臺風,所有工棚的房頂都被吹開了,我差點被砸中。與我一起轉業的年輕人,有些來自內地城市,受不了這種苦,就想方設法回老家去。
是走還是留?這成了當時很多人都要思考的問題。我是農村里出來的孩子,吃得苦,所以從沒有想著回去。工地上有報紙,我每天關注時事,每當看到一則中央關于深圳的政策,我都會靜下心來細細琢磨。看著大家做事創業如此紅火,我想深圳的前景肯定是好的、光明的,人不應該只看眼前,哪怕日子再苦,深圳我是留定了。
回憶起當時工作生活的場景,我至今感慨萬分。當時環境艱苦,大家工資也不高,每個月幾十塊錢,但大家工作都很起勁,加班加點,對自己考慮得很少,幾乎不談錢。“拓荒牛”身上這種安于簡樸和敬業的精神,經過潛移默化,漸漸成為了深圳的城市精神。
向媒體投稿揭露假乞丐問題
剛來深圳那幾年,下班后我經常騎著一輛自行車穿街走巷,尋訪城市中存在的一些社會問題。深圳經濟特區建成之初,在原來的羅湖火車站,現在的深圳火車站附近,我發現那里的乞丐越來越多,但那些人看起來都很健康。那個時候香港同胞來深圳,看他們可憐就給個十元二十元港幣。我深入調查發現他們有的人一個月能乞討到幾百元,而我當時一個月工資才幾十元。這些“內幕”一傳十,十傳百,于是便越來越多的人到這里來乞討,而這樣的情況一直無人管理。
當時我搞汽車修理,穿的衣服其實也和乞丐差不多,于是我就干脆混入他們的隊伍,跟他們聊天。到了午飯時間,我發現他們有的人竟然跑到酒店里喝酒吃肉,通過繼續跟他們聊天套話,才知道有的乞丐本來在家種田,但是條件太差,就跑到深圳來乞討。于是,我就寫了《在那個乞丐聚集的地方》等文章在媒體上發表,成了深圳首個公開揭露假乞丐的人。
貳
在信訪部門工作期間,我每年都要接待一些勞務人員來訪,歷經千辛萬苦,前后為他們追回共計數千萬元的工資。
破格調入市政府信訪部門
由于先后在媒體上發表了很多有影響力的文章,我被政府有關部門看上了。1988年底,我從一名普通工人被破格調入深圳市政府辦公廳從事信訪工作。我沒文憑,平時就自己讀書看報積累知識,但要真正做好信訪工作還得繼續學習,特別是系統學習法律方面的知識。于是,我通過中央黨校函授,開始了為期兩年多的法律學習并順利取得了大學本科畢業證。
深圳的高速發展,吸引了大量的外來勞務人員,勞動爭議成為深圳信訪的一個重要熱點,每天都有勞務人員因合法權益受到侵犯而到信訪部門上訪,渴求得到政府的幫助。在信訪部門工作期間,我每年都要接待一些勞務人員來訪,歷經千辛萬苦,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前后為他們追回共計數千萬元的工資。
有一年春節前,上百名來深務工人員反映公司幾個月沒有給他們發工資,生活陷入困境。來自農村的我深知這些人都是等著錢回家過年,于是我馬上向該建筑公司了解情況,得知該公司為深圳某公司承建了大樓,但幾百萬元的工程款拿不到,公司已無能力支付工人工資。公司負責人表示,只要深圳某公司支付他們公司一部分工程款,他們立即付清所有工人的工資。于是我馬上同勞動、建設、公安等部門聯系,并要求雙方公司負責人到場進行協商解決。第二天上午,工人們領到了工資,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年。
幫助解決群眾困難
2004年11月,一名女青年到市信訪辦上訪,反映她患有重病,身體快不行了,希望能回老家,但現在身無分文,走投無路特來向政府尋求救助。正在值班的我了解情況后,立即聯系衛生部門派出救護車將她送到市第二人民醫院檢查,隨后又將其送到東湖醫院進行救治。同時,根據她提供的簡單線索,想方設法找到了與她早已失去聯系的母親,使母女相隔14年后在深圳相逢。此后,我多次到醫院看望這名女青年,并協調有關部門為她解決了5000多元醫療費。待她病情穩定后,我又為她們母女倆購買火車票,并積極協調當地政府駐深辦事處將她們安全送回了老家。對此,母女倆多次感動得流下眼淚。目前,我和這名女青年仍然保持著聯系,她的病情穩定,參加了工作,并經常做些好事,報答社會對她的關心。
做信訪工作,每天面對的是人民群眾一封封滿心期待的來信和行色匆匆的一個個來訪者。一雙雙渴求的眼睛,時時刻刻觸動著我的心靈。以前是通過寫文章在媒體上曝光,來解決社會上的一些問題,在信訪部門,我能自己親自協調各個部門,來解決大家的困難。對我來說,這是自我價值的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
叁
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大代表是人民選出來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民把你選出來,你就應該為人民服務,沒有做到為老百姓鼓與呼是不稱職的。
連續三年提交取消“水表底度”收費建議
我在信訪崗位上工作成績突出,自1993年起,我先后當選為福田區第二屆、第三屆人大代表,深圳市第三屆、第四屆人大代表。作為深圳信訪系統走出來的唯一代表,我利用自己貼近社情民意的優勢,先后牽頭提交了數百份關系民生大局的議案建議。
深圳是一個缺水型城市。但2000年之前,《深圳經濟特區城市供水用水條例》中卻有這么一條規定:用水者每月需要交納“水表底度”費,被群眾稱為“用水最低消費”。在深圳市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我聯合24名人大代表提出《取消“水表底度”收費的建議》,要求修改《深圳經濟特區城市供水用水條例》。但當時有關部門的答復,卻是暫時不取消。在深圳市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我再次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取消居民和企業事業單位用水最低消費的建議》,正在這時,廣東省有關部門做出決定取消“水表底度”收費。我的建議得到了市有關部門的重視,他們派人與我聯系。經過研究,市水務部門認為收取“水表底度費”是不合理的,應該取消,但仍然沒有落實。
深圳市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我又遞交了《關于盡快修改〈深圳經濟特區城市供水用水條例〉,取消水表底度的建議》。在連續三年3次提交議案和建議后,深圳市三屆人大常委會于2003年1月表決刪除了《深圳經濟特區城市供水用水條例》中第四十二條第二款、三款,市民要交納“水表底度費”終成歷史。
推動深圳機動車輛有計劃增長的落實
深圳的土地資源是有限的,道路資源更是有限,隨著機動車輛的不斷增長,深圳將成為一個越來越堵的城市。在我當選深圳市人大代表的第一次會議上,即2000年召開的深圳市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我提交《關于控制深圳機動車輛增長的建議》,當時《深圳晚報》專門在頭版頭條作了詳細的報道。
2008年,在深圳市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我又向大會提出長達5100多字的《關于采取措施控制深圳機動車輛增長的建議》。我通過調查發現,2001年底至2007年底,深圳市機動車輛保有量從38.3萬輛增到114.5萬輛,6年間增長了近3倍,遠超道路建設速度。我建議政府盡快采取措施控制機動車無序增長,包括研究車牌拍賣和額度控制政策。之后,我和一些人大代表在各種會議場合不斷呼吁,推進該項工作的落實。
2014年12月29日17時40分,深圳市政府發布了關于實行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的通告,開始在深圳全市行政區域內實行小汽車增量調控和指標管理。實踐證明,小汽車調控和管理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機動車的無序增長,道路擁堵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人大代表要敢于講真話、反映問題
農藥超標、擅自加入添加劑、地下工廠猖獗、檢測機構不健全……2005年,我曾一口氣數出深圳食品安全五大問題。當年,我牽頭提交的議案成為深圳市人大“一號議案”,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用了兩年多時間,對深圳食品安全問題進行了大整頓。接下來5年間我又提交了200多條建議,梅林關擁堵、醫院藥品加成等都是我關注的問題。
總有人不時提醒我:你是公務員,不要老針對政府部門提建議。但在我看來,“做得好”是政府部門應該做的,“做不好”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大代表是人民選出來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民把你選出來,你就應該為人民服務,沒有做到為老百姓鼓與呼是不稱職的。每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應該敢于講真話、反映問題,推動各項工作的改進和完善。
肆
為了辦理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讓代表委員滿意,我常常到相關部門指導和督促。
每年督促辦理建議和提案1400件以上
2006年3月,市政府為了加強督查力量,抽調我到市政府督查室工作。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我負責督促檢查市政府領導批示交辦事項的落實和負責全國、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于深圳的建議、提案的辦理,以及督促相關部門對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我運用長期以來積累的工作經驗,對市領導批示交辦的事項認真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地寫出督查報告,提供給市領導決策,使事情得到落實。很多社會熱點問題在我的認真督辦下,一個個得到解決。
在督查室工作期間,我每年要督促相關部門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在1400件以上,為了辦理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我常常到相關部門指導和督促,并為一些部門辦理人員講課,提高辦理質量,使每年的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都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完畢,代表委員反饋滿意率都在99%以上,受到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的好評。
為法治深圳點贊
深圳從一片荒野泥地到現在的高樓林立,發展速度舉世矚目。在城市發展中,我認為深圳在法治建設方面做得非常好。在深圳,很多政策法規是相當領先的,這也讓這座城市受益頗多。比如我們常常提到的禁煙條例,在禁煙控煙這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還有交通管理條例,特別是有計劃地控制機動車數量增長這一塊,也對現在深圳良好的交通狀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8月底,我到了退休的年齡。我見證了深圳的快速發展,也參與了城市建設。今后,不管我身處何處,我依然會時刻關注深圳的點點滴滴,只要有不合法、不合理之處,我依舊會提建議,因為我和所有深圳人一樣熱愛深圳,希望她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