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下午去高交會轉了一圈,然后順著福田的中軸線一直走到了蓮花山,結果發現幾乎擠都擠不進去,里里外外全是人。昨天看到報道,說當天共有18萬人次涌入了蓮花山,才明白自己在周末湊了個大熱鬧。
這么多人涌入蓮花山,是為了看2019年深圳簕杜鵑展。簕杜鵑又稱三角梅,是深圳市花。它頑強的生命力與熱烈奔放,象征著深圳的城市精神。著名詩人舒婷曾經這樣寫到:“呵,抬頭是你/低頭是你/閉上眼睛還是你/即使身在異鄉他水/只要想起,日光巖下的三角梅/眼光便柔和如夢/心,不知是悲是喜。”深圳簕杜鵑展辦了好多年,但今年布置得特別漂亮,充滿了藝術氣息,同時還安排了不少現場活動,因此吸引了大量市民觀展。
蓮花山我熟悉,有幾年時間我幾乎每天早上都要去曬曬太陽、看看書,現在的蓮花山比從前更漂亮了,尤其是在舉辦簕杜鵑展的時候。在我看來,一年一度的花展更像是一種儀式、一種召喚,而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儀式感讓人活得莊重。
走在擁擠的人群中,我也感受到了人們對于休閑的渴望。在快節奏的深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休閑,關注生命的色彩。休閑既是勞動所得,也是一種人生條件,它是文明發展的重要補充、矯正與平衡力量,也是現代生活的清毒劑。
羅曼·羅蘭在《約翰·克里斯朵夫》里寫到,“一個人生氣蓬勃的時候決不問為什么生活,只是為生活而生活——為了生活是樁美妙的事而生活。”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來不及體味或者干脆匆匆略過生活,又或者,在生存和工作的重壓之下,生活成為一個奢侈的關鍵詞,明明知道“動物生存,而人則生活”,卻只能背負著無奈,慣性十足地前行。
也許會有許多人抱怨看花展的人太多,現場太擁擠,但我卻從摩肩擦踵的人群中感受到一種生命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