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堅持“七有”民生標桿,加快建成民生幸?;盍^?
12月17日上午,龍華區委書記杜玲做客先鋒898“民心橋”節目時給出有力的答復。
在“民心橋”節目中,杜玲圍繞“堅持‘七有’民生標桿,不斷補短板、強弱項,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加快建成民生幸?;盍^”話題,與市民聽眾進行互動交流。在節目中,杜玲著重介紹了龍華區打造民生幸?;盍^的有關工作情況,還和龍華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對聽眾所反映的交通設施不完善、學校學位緊缺、噪聲擾民、逃生通道審批等問題進行回應和快速處理。
杜玲在節目中表示龍華區基礎比較薄弱,在教育、醫療、交通、文體等方面存在短板。
一年來,龍華區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牢牢把握“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對標深圳“五大戰略定位”,結合龍華實際,從五個方面率先突破,加快打造“五個區”,即高質量發展主力區、法治建設先進區、文化創新引領區、民生幸?;盍^、宜居宜業宜游魅力區,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中軸新城。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span>
杜玲強調,龍華區將聚焦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七有”民生幸福標桿,實施好民生提升“四大行動”,即教育增量提質、健康中國“龍華樣板”塑造、居住環境提升、民生服務兜底行動。接下來,龍華區將一如既往高度重視、強力推進民生工作,持續以大投入保障大民生,努力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上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加快打造民生幸福活力區,努力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作出龍華新的更大貢獻。
你和區委書記打電話互動了嗎?
錯過了節目中哪些精彩內容?
別急,發布君這就送上“聊天記錄”~
聚焦民生提升“四大行動”
談教育增量提質行動
問:前段時間,龍華提前發布了2020年秋季學位預警,提醒家長提前做準備。教育一直是龍華的短板,那么龍華教育將如何實現增量提質?
杜玲:教育確實是龍華最緊迫、最短板的問題。為了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立足龍華實際,我們推出教育增量提質行動。增量方面,加快補齊學位缺口。今年我們通過建設新型易建學校、借址辦學等方式開辦學校9所,基本滿足了學位需求;新增幼兒園18所,其中公辦幼兒學位同比增長4倍以上;同時新引進高層次人才53名,面向全球高素質人才招聘教師800多人。
龍華教育不僅要增量,還要提質。我們一直在努力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推動教育質量發揮好后發優勢。比如,突出內涵式發展,深化“集團化、聯盟式”辦學,探索建設“未來學校”,深化實施“名師工程”“未來教育家關鍵工程”等。
談健康中國“龍華樣板”塑造行動
問:龍華教育“增量提質”已經有了具體的行動方案,都在一一推進中。那么,對于健康中國“龍華樣板”的塑造,現在進展如何?
杜玲:目前,除了市級項目市第二兒童醫院、市新華醫院,龍華區自己投資建設的綜合醫院都在建設中,區婦幼保健院住院部已經建成使用,國家級醫學團隊新增8個、增長2倍,家庭醫生戶籍人口簽約率居全市前列,我們通過多渠道推動醫療衛生水平穩步提升。
可以說,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是在“看好病”、讓大家享受更高的醫療服務水平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現在我們推出健康中國“龍華樣板”,主要是為了促進“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讓群眾少生病、放心看病、看得好病,加快實現“病有良醫”。
談居住環境提升行動
問:有不少聽眾留言反映居住服務方面的問題,體現了他們對提升居住環境的關注。在四大行動中也有相應的體現,龍華接下來會怎么做?
杜玲:首先是把重點放在住房供給方面,大力推進人才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增加住房供給。目前,全區共布局了111個保障房項目共7.9萬套,包括已竣工42個項目4萬套,在建42個項目2.5萬套,前期27個項目1.4萬套。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力爭到2025年籌集開工人才和保障性住房7萬套,實現總數翻番,加快實現“住有宜居”。
龍華交通建設歷史欠賬大,交通擁堵是群眾普遍反映的問題。要解決交通問題,必須要投資、提速。今年我們道路建設項目投資高達230億元,明年全區交通項目總投資將達到750億元。目前很多道路建設都是按照高標準建設,將完善“五橫五縱”軌道網絡,推動18、21、22、25、27號線納入五期建設規劃并啟動前期工作,推動地鐵4號線北延段和6號線龍華段2020年建成運營,爭取加快建成通行暢達、風景怡人、產業集聚的城市發展軸線。
剛才群眾來電也反映到文體設施方面問題,今年以來,我們大力推進文化惠民大提升,成功舉辦了不少大型活動以及高端賽事,深圳書城龍華城將于本月建成投入運營等。接下來龍華將會“后來居上”,高標準打造十大文體新地標,包括市文化館新館等四大市級文體項目,以及區文化館等六大區級文體設施。
針對來電中反映的城中村問題,當前我們正強力推進城中村綜合整治。計劃在2018-2020年三年內實現339個城中村治理全覆蓋,推進物業、燃氣、綠色、特色等“進村”,推動燃氣覆蓋率達90%。
談民生服務兜底行動
問:那么,民生服務兜底行動具體如何推進?
杜玲:龍華是產業大區,也是勞動力大區。就業方面,我們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建好用好就業創業服務站、特殊群體就業創業孵化基地等平臺,大力推進對口幫扶勞務協作,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以內,加快實現“勞有厚得”。養老方面,我們在加快建設區頤養院,逐步建立高水平養老服務體系,做實政府基本保障、居家社區聯動、機構養老三種服務,構建“區-街道-社區-站點-家庭”五個養老服務層級,加快實現“老有頤養”目標。同時,做好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保障,推進區社會福利綜合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弱有眾扶”。
當天上午的訪談結束后,節目聽眾通過熱線電話、微信留言,提出240條問題,龍華區高度重視,迅速行動,于當天下午立即分派有關部門處理,并進行督辦。
“民心橋”上傾聽民意,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觀平路周邊很多住宅小區,但是公共交通出行不是很方便,有軌電車也沒有覆蓋到,如何能夠解決?”針對上午做客“民心橋”節目時群眾來電反映的問題,當天下午,龍華區委書記杜玲第一時間來到觀平路開展調研。
在市民反映的出行難、公交線路較少的觀平路南大富公交站,杜玲仔細查看周邊環境并了解附近公共交通狀況。南大富公交站有新田總站開往火車站西廣場的321路公交車等6條公交線,線路不算密集。
在聽取觀湖街道主要負責人關于路況信息的介紹后,杜玲要求相關部門立即優化觀平路上的公交班次,在市民上下班高峰期增加公交班次,保障市民出行。
此外,杜玲還要求加快推進觀平路的擴容改造項目,早日緩解道路交通壓力。據了解,觀平路改造工程項目道路設計采用城市主干路標準建設,設雙向六車道,道路規劃紅線寬60米,設計時速50公里,改造完成后將可提升片區交通通行能力。
對于為何有軌電車沒有延伸至觀平路,杜玲也作出解釋。她表示,今后龍華交通還是考慮以地鐵為主。據透露,目前軌道交通18、21、22、25、27號線,都已納入5期規劃,并啟動了前期工作。地鐵4號線北延段,6號線的龍華段,都在2020年建成運營?!笆濉逼陂g龍華有望通過大投入、大建設,極大改善交通狀況。
龍華區教育、住建、水務、衛健、城管、生態環境等部門,以及六個街道辦相關負責人也集中收聽了“民心橋”節目,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要求各街道、各部門高度重視群眾投訴及反應的問題,第一時間研究、第一時間解決、第一時間反饋,3天內安排專人給予群眾答復。
內容來源
龍華新聞(記者 康碧艷 金璐 陳建華)
龍華融媒(記者 賴志豪/圖)
統籌制作
深圳市龍華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