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拍在线观看,如何扣到尿床,超碰caoporon入口,亚洲色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深圳要聞>

深圳口述史|周國豐:為推進核電智能裝備自主創新貢獻力量

條評論立即評論

深圳口述史|周國豐:為推進核電智能裝備自主創新貢獻力量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深圳是一片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沃土,在這座城市的21年間,我見證了深圳的快速發展,也為自己能與深圳、中國廣核集團一同成長而深感榮幸。未來,我將繼續追逐夢想、續寫人生奮斗篇章,為核電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2019年,周國豐(右二)與同事在大連紅沿河核電站,對自主研制的核電應急柴油機組進行調試。

▲2009年,周國豐團隊研發的PMC換料機驗收會在上海舉行。

▲2011年,周國豐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深圳是一片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沃土,在這座城市的21年間,我見證了深圳的快速發展,也為自己能與深圳、中國廣核集團一同成長而深感榮幸。未來,我將繼續追逐夢想、續寫人生奮斗篇章,為核電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周國豐

1971年10月出生于遼寧省蓋州市。先進制造專業工程博士,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設備研發中心主任。曾主持完成世界上最大型LOCA模擬環境鑒定實驗室和投資5億元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核電站安全殼內不可接近設備研發和試驗中心建設,并主持完成一系列核電核心技術裝備國產化的自主研制工作,包括核燃料運輸貯存系統(PMC系統)、核電站棒控棒位系統(RGL系統)、堆芯測量系統、堆外核測量儀表系統、反應堆整體螺栓拉伸機、應急柴油發電機組、多款核電運維機器人等,為企業創造近五億元年產值,所研發的產品技術指標均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裝備領域的空白。2011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口述時間

2019年11月19日上午

口述地點

深圳市政協會議廳

本期采寫

深圳晚報記者 周婉軍 實習生 尹琛

我第一次踏上深圳的土地時,就被充滿干勁和活力的氛圍深深吸引。

年畫里種下“火箭夢”

我出生于東北的一個小城市——遼寧省蓋州市。1979年,改革開放的春風遍拂大地,那一年我剛好上小學,夢想著將來能成為一名科學家,更好地回報社會,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那時候,每到過年,家里總會張貼各式各樣的年畫裝飾屋子。有一次,一幅“宇航員坐在火箭里直沖云霄”的年畫給年幼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我對自己的科學家夢有了更具體的構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年畫中的人物那般,坐上火箭探索太空。

1991年,上完小學和中學后,我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那個年代,家長口中都流行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這樣的氛圍下,我的理科尤其是物理十分出色,所以填報志愿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火箭發動機專業。

在大學里,通過刻苦的學習,我牢固掌握了熱、電、機械、控制等多個方面的專業知識。1995年,我又順利地考上了大連理工大學的工程熱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被“干事創業”氛圍吸引留在深圳發展

1997年底,我面臨研究生畢業,但由于找的工作不太理想,導致自己很彷徨。那時我的女朋友從她在深圳工作的同學口中得知,這座新起的南方城市工作環境非常好,大家都干勁十足,是一個非常適合年輕人發展事業的地方。

當時,我對深圳僅有的了解就是報紙和電視上提到的改革開放。在女朋友的鼓勵下,我第一次來到了深圳。

讓我沒想到的是,我剛踏上深圳的土地,就被這座城市的溫暖所俘獲了。

那時,中國的北方正是隆冬時節,萬木枯疏,寒風蕭瑟,而深圳卻絲毫不見冬天的跡象,如春天般綠樹成陰、萬物茂盛,環境非常優美。

從飛機場到市中心的一路上,路邊的廣告牌上印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敢為天下先”等口號,更是讓我耳目一新。后來在深圳工作生活的過程中,我逐漸感受到,這些口號都是無處不在的現實寫照。

當時我到深圳人才大市場找工作,正好遇上了為期三天的全國人才招聘大會。人才大市場里人山人海,仿佛全國的大學生都涌到了深圳,熱烈的招聘氣氛撲面而來,這是我在北方城市從來沒有見過的。

幸運的是,我順利地被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錄用。對于我這個工程熱物理專業的畢業生來講,能夠進入大亞灣核電站工作,是給自己的求學生涯交上的一份完美答卷,因此我下定決心,要在這片干事創業的樂土上發展自己的事業。

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談論真正的自主發展。

投身核電設備自主化建設工作

1998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我正式來到深圳,被分配到當時的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大亞灣核電站工程技術改進工作,以提高核電站的安全性、可用性和經濟性。

當時核電站的設備大多從國外引進,尤其是高端設備和系統,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以核燃料運輸儲存系統(PMC系統)為例,它專門負責把核燃料組件裝到反應堆里,由于核燃料具有放射性,對裝卸核燃料系統的安全性、安裝精確度要求非常高,而核燃料安裝的精確度又決定了核電站的經濟效益,所以PMC系統可以說是整個核電站最關鍵的一個部件。

當時,PMC系統設備的設計制造技術完全掌握在少數幾家國外供應商的手中,國內無法生產,甚至連設備維修和裝卸料保駕,也都必須依賴國外供應商,這嚴重阻礙了我國核電自主化發展。

從1999年開始,我和同事歷時五六年,對大亞灣核電站的PMC系統進行升級改造,雖然改造的設備和技術都源于國外,改造的過程也非常辛苦,但是,為日后的自主化之路打下了結實的技術基礎。

2007年,中國廣核集團成立了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重大核電站裝備的自主研發。我就在那時被調入研究院,在核電站工程技術改進工作之余,也正式開始帶領團隊進行PMC系統的自主化研發。

以“深圳速度”完成PMC系統自主化研發

當時,我們團隊的研發初衷就是研制出安全性更高、技術性更強、經濟性更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燃料運輸貯存系統,打破長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在研發工作正式開始之前,我們做了許多前期調研和準備,同時,也給自己定下了一個非常高的要求:在兩年內完成PMC系統的研發。

那時業界普遍認為完成這個項目至少需要5至8年的時間,加上國外的技術封鎖,所以很多國內的專家聽到我們這個研發工期后,都搖著頭對我們說:“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當時中國的核電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每年都會開工10臺以上核電機組,如果我們的研發時間超過兩年,錯過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多。

面對巨大的挑戰和空前的壓力,2008年,PMC系統的自主化研發正式開始。

雖然此前有過對PMC系統改造升級的經驗,但真正開始自主化研發時,一切還是從零開始。在研制過程中遇到大量的技術難題,每一個疑難問題都是一座山一道坎,需要有攻堅克難的勇氣,鍥而不舍的毅力,勇于擔當的責任,艱苦卓絕的付出。

2009年初的一天,我們在調試設備時,遇到了一個異常棘手的難題:設備噪音異常大。待到夜幕降臨時,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想到第二天就是一個重要的驗收節點,將有十幾名專家到現場進行見證,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非常焦急。關鍵時刻,多年來與設備打交道積累的豐富經驗起到了作用,我們通過深入分析根本原因,并結合經驗,自創了“自適應調節法”來消除故障。當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欞,照射到設備上時,噪音消失了,我們懸著的心也終于放下了。就是在這樣的工作狀態下,僅用一年多的時間,我們就研發出了國內首臺擁有100%自主知識產權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PMC換料機,打破了國外廠家一直以來在該領域的技術封鎖和壟斷地位,確保了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而且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自主PMC系統運行目標定位精度提高了一個數量級,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2009年,在國家能源局及同行權威專家見證下,該產品順利通過了技術鑒定。那一刻,我們團隊的所有成員都忍不住熱淚盈眶。

2010年,我帶領的PMC項目團隊為防城港核電廠提供了我們自主研發的核燃料裝卸系統設備,使該設備工程費用直接下降30%以上,降低了核電新工程總造價,并且減少了在役核電站該系統設備的運行維護費用。

一步一個腳印完成核電設備自主研發

每一項核電高端裝備的自主研發,都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每一項核電高端裝備的研制過程,也都是一場可歌可泣的攻堅戰。

棒控棒位系統是核電站最重要的專用儀控系統之一,在實現核電站的正常功率調節或停堆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核電站發多少電”基本都由這個系統說了算。當時,中國幾乎所有核電站的棒控棒位系統都來自國外一家公司,嚴重受制于人,因此自主研發的需求非常迫切。

2014年春節時,正是研發棒控棒位系統的關鍵時期,棒控棒位系統研發團隊自愿放棄春節假期,與家人通電話時,也只有簡單的一句話:“這個春節,不能回家過了。”

那時,當春節零點的鐘聲響起時,棒控棒位系統研發團隊仍然在廠房討論著設計方案。在對核心部件進行了數百次的實驗,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后,我們終于邁出了成功的一步:棒控棒位系統工程樣機按時完成,并實現了模塊化、數字化與集成化等創新,得到了驗收專家的高度認可。

從此以后,棒控棒位系統的工程造價降低,促進了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國產化率的進一步提高,控制反應堆的關鍵設備技術終于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了,我們也有了更多的主動權。

回顧自主研發的路程,我經常感嘆,只有我們自己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談論真正的自主發展。

核電智能裝備的自主創新是一條艱難但卻十分必要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們必須吃苦耐勞、鍥而不舍、愈挫愈勇,才有可能實現突破。

關注核電智能裝備和機器人

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發生,對整個核工業造成了沉重打擊。當時我從新聞上看到,福島核電站爆炸后,前往現場進行施救的人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而輻射區周邊安排的機器人設備還沒靠近事故核心區域,就被強輻射損壞。這件事在我的心中造成了極大的震動,核安全重于泰山,研發適應特殊環境下作業的核電智能裝備和機器人更是刻不容緩。

說干就干,我們從國內招聘了許多優秀的專家和學生,成立了專業的團隊,開始核電智能設備和機器人的研發工作。

研發的過程同樣異常辛苦,炎熱的夏天,我們在悶熱的加工廠房調試設備,寒冷的冬天,我們在陰冷的廠房里排查設備故障。甚至我們團隊的一名工程師為了完成一款機器人的調試工作,離開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到廠家出差,等他完成工作回到家中,發現“小孩兒長大了好多”。

經過幾年的研發,2015年6月,由中國廣核集團牽頭承擔的國家863計劃“核反應堆專用機器人技術與應用”課題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組織的技術驗收。課題組共研發了六款核反應堆專用機器人,不僅能夠代替人工從事高強度、高風險作業,也能在核事故發生時,在高放射性區域工作,從而有效抑制核事故蔓延,為核電站的安全運行與可靠維修提供技術支撐與裝備保障,也為我國核電智能裝備及機器人技術的深入研究與應用開啟了新篇章。

堅持創新推進核電關鍵技術突破

深圳是一座充滿激情與創新的城市。在這片熱土上,我們核電設備研發人為了核電的事業,忍受失敗的煎熬,不分晝夜地付出,攻克一道道難關,一心只為澆灌核電的夢想。

經過三十多年的自主創新發展,我國的核電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今天的成績,來之不易,但由于我國高端工業基礎薄弱,部分核電關鍵核心技術仍存在“卡脖子”問題,技術自主創新是一條艱難但卻十分必要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們必須吃苦耐勞、鍥而不舍、愈挫愈勇。

“山高人為峰”,正是因為這一道道技術高峰的存在,才使我們這些科研人員感受到了自身工作的價值和意義,也正是解決這些難題,使我們科研人員觀賞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別樣風景。新時代對核電發展有新的要求,也賦予了核電發展新的定義。今后,在核電自主化方面,我將繼續帶領我的團隊,聚焦核電關鍵核心技術,以結果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在深圳優良的創新環境下,在中國廣核集團的堅強支持下,我堅信研發創新之路必將走得越遠越快,我將為實現核電強國夢,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施冰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平乐县| 昌邑市| 玛多县| 黑龙江省| 隆回县| 武安市| 常山县| 长沙市| 佛山市| 龙门县| 株洲市| 仙游县| 陈巴尔虎旗| 巩义市| 罗山县| 灵宝市| 江西省| 永嘉县| 隆林| 刚察县| 东乡族自治县| 赣榆县| 呼图壁县| 白玉县| 嵩明县| 咸丰县| 郯城县| 静安区| 正定县| 浠水县| 河间市| 西乡县| 汤阴县| 府谷县| 宁海县| 璧山县| 盱眙县| 万源市| 西乌珠穆沁旗|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