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英才匯南粵!
這是在春天里的一聲嘹亮號角。
人才因產業而聚,產業因人才而興。前不久召開的廣東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指出,廣東要廣聚天下英才,攜手港澳加快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
具體而言,今年要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拿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來粵就業創業。
回望40多年前,在改革開放之初,廣東憑借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與沿海開放的地緣利好,率先成為經濟發展的試驗田與熱土。一時間,“孔雀東南飛” 的景象蔚為壯觀,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懷揣著夢想與激情,奔赴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他們背井離鄉,投身于廣東如火如荼的建設浪潮中,在工廠車間、商業前沿、科技初創領域各展所長,用汗水與智慧鑄就了廣東經濟騰飛的基石,推動其迅速崛起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
時光流轉,中國已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多領域步入世界前沿方陣。
求賢若渴。廣東,再一次鄭重地向海內外人才發出誠摯邀約。這既是對過往人才戰略成果的延續,更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之舉。
展望未來,南粵大地正以“再造一個新廣東”的闖勁,鋪展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壯美畫卷。
萬水千山,道不遠人。
因何而來?
這里是廣東。這里經濟基礎穩、結構優、活力足、潛力大,構建了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擁有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8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汽車等15個行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這里也是廣東。這是科技創新大省,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8年居全國首位,人工智能領域算力規模、企業規模等均居全國第一方陣,全國近半數工業機器人“廣東造”,孕育了華為、大疆等一批世界級科技企業,擁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鵬城實驗室等一批知名高校和科研平臺。當下的廣東,正匯聚最優資源、集聚最大力量,加快建設教育強省、科技創新強省、人才強省,打造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高地。
這里還是廣東。這里通江達海、融匯中西,市場主體多、就業容量大、發展前景好,擁有1900多萬戶經營主體、830多萬家企業,全省就業人口超過7000萬,約1.5億實時在粵人口,全國每9個人就有1個在廣東打拼,是眾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理想地。
因何而來?
不唯其他,只為唯才是用。
廣東傳統產業提質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蓬勃發展,亟需大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特別是在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及低空經濟等產業領域,涌現出許多適合年輕人逐夢筑夢的高質量崗位。
廣東已經從中分批募集、精心篩選,首期募集超60萬個優質就業崗位。
層次高。廣東省眾多頭部企業發出引才請柬,“獨角獸”“小巨人”公司紛紛拓崗擴招,高校、科研院所等敞開招聘大門。
待遇優。首期募集崗位中綜合年收入100萬元以上的崗位超1200個、50至100萬元的崗位超1.2萬個、20至50萬元的崗位超10萬個。
選擇廣。既有造芯片、寫代碼、工程師等熱門賽道,也有面向實操型人才的技術技能崗位,從大灣區的CBD到園區里的生產線,總有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圓夢舞臺。
東西南北中,發展到廣東。
廣東省副省長誠摯坦言,無論你想在傳統產業鉆研發展,還是新興產業乘風破浪,都能在廣東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來何以安?
“子女教育、醫療便利、交通出行、停居留和出入境等服務保障……”你想到的,廣東為你想到了;你還未曾想到的,廣東也為你想到了,用心用情用力營造“尊才愛才重才惜才”的濃厚氛圍。
聚焦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把常態化、機制化的公共就業服務與市場化、法治化的社會服務結合起來,分批推出優質崗位,提升供需對接效能。廣東建有超600個創業孵化基地,提供創業培訓、擔保貸款、資金補貼、項目推介等全鏈條服務;建有就業一體化信息平臺、就業驛站和人才驛站,還有豐富的人力資源服務業態,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崗位推送、技能提升等全方位保障。
看廣州
這里有優質的崗位。廣州是“機遇之城”——“來了就有崗,來了就能干”。小鵬汽車、數科集團、廣汽集團等頭部企業求賢若渴,拿出大量高薪崗位。
這里有暖心的政策。廣州是“發展之城”——“來了就有金,來了就能贏”。對高校畢業生創業發放最高20萬元的優秀創業項目資助,最高500萬元的小微擔保貸款等扶持資金。創新創業團隊來廣州,最高可獲得1000萬元項目經費資助。后續還將推出一批加力升級政策。
這里有大大的舞臺。廣州是“追夢之城”——“有夢你就來,追夢定精彩”。廣州是華南地區工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備的城市,經濟規模超3萬億元,經營主體超360萬,在穗投資世界500強企業362家。夢想有多大,廣州的舞臺就有多大!
這里有美好的生活。廣州是“宜居之城”——“來了就是美食家,來了就是生活家”。這里古今交融、中外薈萃,有積厚流光的歷史文化、博采天下的各系美食、鏈接全球的海陸空交通,是兼具煙火氣和時尚感的超大城市。
這里有貼心的服務。廣州是“溫暖之城”——“來了就是廣州人,來了就有歸屬感”。這里有完善的入戶政策、健全的住房保障、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一流的政務服務環境,是值得信賴和托付的“第二故鄉”!
看深圳
一方面,深圳多維度對優秀青年人才實行積分認定,經認定的青年人才,將提供住房、創業空間等多重保障。
一是“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住房保障。非深戶籍應屆畢業生來深求職,免費住宿延長到了15天;經認定的青年人才還可申請一間最長3年的免租金住房,或者分期領取租房補貼。
二是“一張辦公桌、一間辦公室、一層辦公樓”的創業空間保障。青年人才創辦企業的,可以申請最大50平方米、最長1年的免費創業空間。
△深中通道
另一方面,深圳持續優化就業服務,快速歸集機關事業單位、國企、高校、科研院所、頭部企業、專精特新和科技創新企業的優質崗位,首批超過13萬個,包含數千個年薪50萬以上的高薪崗位,部分達到100萬以上,并將這些優質崗位信息和深圳人才政策直送至全國重點高校,讓畢業生們能一鍵查看、一鍵申請。
看珠海
“一到珠海工作,住所馬上解決”,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長晁桂明接受專訪時表示,珠海關注青年人“居住無憂”,推出“一免兩減”人才住房保障,青年人才來珠海面試還可以入駐青年人才驛站,精品酒店一人一間免費住,覆蓋整個面試周期。
△港珠澳大橋
讓更多創意“扎根珠海、破土成林”,珠海為創業青年提供200平方米、精裝修、每年僅收1元租金的“1元創業空間”,提供最高5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給予最高1億元的創新創業團隊資助。2025年,各類創新創業大賽、青年優秀創業項目申報等活動也將如期而至。
……
不僅廣深珠,不僅珠三角,還有粵東粵西粵北12城,都在“各顯神通”,積極出臺“安居補貼”“創業扶持”等政策大禮包,用真金白銀、真情實意招引人才、留住人才。
富國之本、興邦大計。人才二字,亙古不易。
聚何以強?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廣東,正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40多年來,深圳一直用數據說明自身的城市吸引力。深圳的常住人口,從1980年的33.3萬,到2024年的1799萬。40多年時間,常住人口漲了54倍。磁石般的“吸引力”背后,承載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夢想。
深圳,只是廣東的縮影。
來吧,到廣東來。這里的21城都是逐夢的地方,也是能夠“讓人圓夢的城市”。在廣東,看見中國夢、見證中國夢、實現中國夢。
△“中山大學極地”號
廣東要繼續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需要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人才大軍。廣東省委、省政府推出“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就是要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強筋壯骨”。這里不僅需要“頂天立地”的領軍人才,更渴求“鋪天蓋地”的青年力量。
廣東,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向新圖強。以人才星星之火,鍛造先進制造鋼筋鐵骨,點燃科技創新澎湃引擎。
當下的廣東,正在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高端產業領域全面發力,急需匯聚全球頂尖智慧來突破技術瓶頸、開拓全新賽道。
過去廣東取得的成就離不開海內外人才匯聚南粵作出的突出貢獻,今天廣東正以“視人才為珍寶”的誠意,舉全省之力,拿出優質崗位,升級支持政策,以百萬崗位、廣闊舞臺向海內外優秀青年發出誠摯邀約,與活力廣東雙向奔赴,共譜精彩華章。
赤子追夢,追則必達。耕者下力,即是福田。
春光正好,期待每份心中的熱愛,都能向陽而開、綻放精彩。
“粵聚英才、粵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