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2日訊(記者 張俊達)“比如我要做一個特效場景,以前需要3D建模搭一個景,現在一句話輸入進去,AI馬上就能生成。”溫維斯接受采訪時說,他已經把AI當成一項事業,正式用可靈AI開始創業了。
溫維斯,本名溫勤,出生于1997年,畢業于集美大學誠毅學院軟件工程專業,畢業后在互聯網大廠擔任AIGC產品經理。“2022年10月份的時候,我看到國外有一幅用AI 做的畫《太空歌劇院》。當時第一反應,AI竟能做出這么精美、這么有意思的畫,非常神奇。這也激發了我對AI的好奇心。”溫維斯回憶起自己與AI的首次接觸場景。
2024年1月初Sora發布預告片后,他開始鉆研AI視頻的制作方法。去年6月,全球首個真正用戶可用的視頻生成大模型可靈AI發布,他開始正式使用AI制作視頻,成為可靈AI首批超級創作者。
溫維斯解釋道:“AI應用師就是通過大語言模型、視覺生成大模型等AI工具進行智能體制作,解決傳統意義上無法實現或者需要花很大成本去實現的事情。”
去年8月,溫維斯參與了國內首個“可靈AI導演共創計劃”,與王子川導演合作了AI短片《雛菊》。“我當時在路燈下,打開這個視頻,把音量調到最大。哇!那種精美的畫面太讓人興奮和驚喜了!AI會給人一種驚訝感和成就感。”
不到一年,溫維斯憑借自己對AI視頻的研究,包攬了11項國內外大獎:首屆可靈AI“靈感無限”創作大賽一等獎、全球AI電影大賽Project Odyssey榮譽短片、全球AI電影馬拉松大賽入圍短片、2024上海國際公益廣告大賽金獎、電影頻道AI影像人才優選計劃入圍短片、首屆紅樹林AI藝術萬人展AI影像全場大獎、首屆新世相AI藝術節“顧問團推薦作品”、四部AI作品入選“2024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AI精品案例”優秀作品。
談起未來,溫維斯表示:“隨著AI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加入AI行業。目前我已經正式成立工作室,把AI當作一份事業,我也希望打造出個人IP,在未來能有更好的發展。”
AI技術的崛起正在創造出大量新興崗位。《AI產業發展白皮書》的數據顯示,中國AI行業的專業人才需求在過去三年內增長了超過50%,目前“AI+”崗位的需求已超過120萬人,其中約40%的崗位屬于跨領域融合的“AI+”職位。這些新興職位帶來了巨大的職業機會。
據了解,2024年6月6日,短視頻直播平臺快手正式推出視頻大模型可靈AI,截至2024年底,可靈AI用戶數突破600萬,生成視頻數達到6500萬,生成圖片數達到1.75億。快手最新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顯示,截至2025年2月,可靈AI累計營業收入超1億元。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數字經濟首席研究員、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人工智能產業研究室主任王宇霞表示,近一年來,國產視頻大模型在技術突破和商業拓展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市場應用前景廣闊。隨著技術加速迭代以及算力成本不斷下降,視頻大模型技術應用的門檻和成本將實現“雙降”,進而將帶動國產視頻大模型規模化應用。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