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1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元春)4月15日,市政協科教衛體委在亞迪學校舉行“深聊會”,共同探討如何打造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的深圳樣板。市政協副主席吳以環參加活動。
我市已形成由市教育局牽頭、12個市直部門參與的工作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構建以學校為圓心、以區域為主體、以資源為紐帶的協同育人“教聯體”。我市還打造了“深圳市家庭教育巡禮”等“教聯體”工作品牌,推動深圳科學館、國家基因庫等入選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教育基地。
“2024年,深圳灣實驗室舉辦140場科普活動,給4萬多個‘小腦袋’種下了科學種子。”“深聊”過程中,“教聯體”社會方代表、深圳灣實驗室科普中心執行主任袁匯說,這樣的協同育人方式深受廣大師生、家長歡迎。
市政協教育界別發言人、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原黨委書記邵愛國認為,深圳實施“教聯體”過程中,存在多方協同機制不夠暢通、社會資源利用不足等痛點、堵點。他建議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參與“教聯體”工作的單位和個人的激勵機制、資源分配機制以及評價機制等。市政協委員、深圳市淘金山小學校長鄧少勇則提出,應制定全市綜合實踐教育資源清單,供全市所有學校選擇,讓社會教育資源更公平、均衡地分配到各級學校中。
深圳亞迪學校校家委主任周婷建議,“教聯體”應搭建家校社信息共享平臺,完善家長、社區代表參與學校治理的制度,建立“企業-社區-學校”實踐基地聯盟,讓孩子在真實場景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