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19年4月24日訊 4月20日,由中共深圳市羅湖區委統戰部指導支持,深圳市羅湖區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協會主辦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在深圳羅湖隆重舉行。
緊貼時代,把握機遇
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逐步清晰,宏偉藍圖已然繪就。恰逢羅湖建區40周年,羅湖區委、區政府搶抓機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紅嶺創新金融產業帶、大梧桐新興產業帶三大合作平臺,深度對接港澳所需、羅湖所能、灣區所向,全面構建深港合作新平臺,力爭把羅湖打造為粵港澳更緊密更務實合作的“橋頭堡”和“樣板區”。
本屆論壇旨在凝聚青年人才力量,圍繞深圳、羅湖融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部署,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共享創新創業資源、共同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更多機遇和更好條件。
解讀灣區,共享發展
本屆論壇特邀原深圳市副市長、哈工大深圳經管學院唐杰教授,中共深圳市委大灣區辦協調發展處曹志文處長,平安科技首席科學家肖京教授進行主旨演講,從政府部門、專家學者等多維度解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暢談深圳科技創新引擎作用,智能化大數據分析的應用與前景,以及如何以規則相互銜接,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鼓勵和支持粵港澳青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隨后,通天地智能產品孵化基地、social face等企業代表與主講嘉賓就如何引領科技創新,如何發揮協同效應,如何突出羅湖優勢等話題進行了充分對話交流。
友好合作,青年逐夢
為了進一步提升深港兩地協會的關系,發揮兩地協會聯動優勢,深圳市羅湖區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協會與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正式締結友好商會,并在本屆論壇舉行簽約儀式。兩會將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為灣區青年創新創業“牽線搭橋”,努力傳遞大灣區發展的前景與優勢,特別是深圳、羅湖的便利服務和政策保障,更為廣泛地凝聚、引領青年人才攜手并進、互融共贏。(張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