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區挖掘本土歷史文化,文藝精品創作層出不窮。圖為《疍家女兒美》演出照。
文明原野從“盆景”到“風景林”
“托志愿者之手,將文化的種子播撒到鹽田每一個角落,讓它蔓延成林,撐起一方文明的新綠。”鹽田區積極倡導文化志愿行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為加快推進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寫下精彩一筆。近年來,鹽田區又提出加快鹽田文明風尚建設的方針,增強市民文明觀念,引領轄區呈現“新文化,新文明,新風尚”的嶄新面貌。
早在2013年,鹽田區委宣傳部就發起“說到,做到,文明達人駕到”活動,倡導市民“文明小事,從我做起”,形成了一支網絡文明傳播特色團隊——深圳“文明微行動”公益QQ群。來自深圳各行各業的800多位志愿者,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宣介文明行為倡議書、分享身邊的日常文明行為或感人事跡。群成員每周至少開展一次文明微行動志愿服務。服務項目分為交通勸導、控煙宣傳、生態環保微行動、“垃圾不落地”宣導等九大項。“文明微行動”的網友走進社區、公園、公交站臺,成為居民身邊的志愿者。對此,鹽田區委宣傳部還組織季度“文明使者”和年度“文明達人”評選活動,宣傳來自草根階層的榜樣力量,讓文化志愿者參與文明建設由“盆景”變成“風景林”,形成“見賢思齊、向善而為”的文明風尚。
公益種子開枝散葉,福蔭萬家
鹽田區積極探索“民間+公益”社區服務模式。為解決社區閱讀環境不佳、讀者讀書難的問題,轄區探索實施了“圖書館+書吧”等模式,首個以國學、歷史、文學等傳統文化為主題,集圖書館、書吧、休閑場所等功能于一體的社區書吧“習學書吧”在這里落地。吸引志愿者、學生、下崗工人等成立民間組織“聽濤讀書會”,并倡導“公益接力”“人人都是志愿者”行動,為弱勢群體和來深建設者提供公益服務,深受群眾歡迎。
“讓公益的種子開枝散葉,福蔭萬家。”百姓文化審美、文化品位好不好,根本在于“種子”良不良。因此,探索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要務,管理是關鍵。為了讓文化志愿者更好地服務群眾,鹽田區自主形成一套完善的培訓項目。相關部門認真落實志愿者招募、信息采集、網站及微信系統管理等工作,大力擴充各文化志愿者服務隊規模,并通過正式注冊、下發旗幟、統一服裝等,實現了管理的規范化。
每年,各文化志愿者服務隊都會組織參與相應的政策、法律法規學習以及專家講座,相關部門也會組織志愿者積極分子,和全區干部共同參與學習,并邀請專業人士對他們進行大型活動策劃、人文、舞美等專業培訓,大大提高了文化志愿者的專業化程度。培訓體制上,還細分為陣地培訓和下基層培訓,在內部開展常規性培訓的同時,亦以文化志愿者為媒介,將專業送到基層,成效卓著。
構建群眾文化惠民網絡,設立多層級公益文化人才資源庫,是鹽田區源源不斷地為居民提供服務的又一項重要舉措。轄區緊密聯合各類文藝社會團體、藝術專家、文藝骨干,構建“文化惠民”人才資源庫,不定期為轄區居民和社會組織提供專業指導。區圖書館在全區率先實行臨聘人員崗位“服務外包”制度,使崗位職責更加明確;區文化館探索理事會制度,在部隊、政協委員、學生、居民等群體中選舉代表成立理事會,通過一年兩次議會的形式,進行文化志愿服務工作年初計劃及年底總結報告,讓社會專業人士發揮決策、評估和監督作用,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