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口述史|張翔:把青春獻給這座志愿者之城我感到很幸福
深圳這座包容有愛的城市真的很特別,百萬數量級別的志愿者隊伍活躍在城市各個角落,用大愛筑起這座“志愿者之城”。
深圳口述史|周國豐:為推進核電智能裝備自主創新貢獻力量
深圳是一片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沃土,在這座城市的21年間,我見證了深圳的快速發展,也為自己能與深圳、中國廣核集團一同成長而深感榮幸。未來,我將繼續追逐夢想、續寫人生奮斗篇章,為核電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深圳口述史|石建華:參與并見證深圳廣播事業創新發展
祖籍河北,生于1947年,中共黨員,高級編輯。現任第三屆深圳市新聞人才基金會副理事長。曾任深圳人民廣播電臺常務副臺長,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編委兼總編辦、綜藝委、對外合作中心主任,深圳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合眾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深圳口述史|高穎:我們的事業就是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
美容美發美妝這個行業年輕時尚,與深圳這座年輕活力的城市特別匹配。這個行業伴隨著改革開放發展到今天,人們對美的需求在變化,對美的追求更加強烈,讓這個行業也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活力。人們對美麗的向往,就是我們未來所奮斗的目標。
深圳口述史|任志錄:通過考古研究助力深圳文化建設
1958年出生于陜西,曾任山西省博物館館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國家考古領隊資質,現任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所長,研究館員,中國古陶瓷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古跡保護協會副會長,廣東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深圳市第五、第六屆政協委員。
深圳口述史|陳智常:退伍老兵回到深圳干出一番事業
1942年出生,祖籍深圳龍華樟坑徑上圍村。1961年到1967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后勤部汽車運輸大隊服役。退伍后在廣州工作,之后調回到深圳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工作到退休。他見證了深圳進出口貿易行業和城市的發展演變。
深圳口述史|張小梨:將優質專業心理服務帶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深圳是一座包容性極強的城市,不同地域、不同語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在這找到適合自己的土壤;深圳是一個既能追夢也能圓夢的地方,只要努力,年輕人的未來就充滿著無限可能。
深圳口述史|黎鳳嬌:投身基層綜治工作助力平安建設
在深圳工作了二十多年,我一直堅守綜合治理的工作崗位上,處理了數百件基層糾紛,從一開始毫無經驗到慢慢摸索、不斷創新,蛇口街道的綜合治理工作也做得越來越好。
深圳口述史|阮雙琛:打造高水準技術大學助力深圳高質量發展
從1999年來到深圳,我在深圳已工作生活20年。這期間我幫助深圳大學建立重點實驗室、提升研究生教育、設立博士后流動站等。還作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籌建辦副主任,協助籌建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也成功籌建深圳技術大學。很感激深圳提供的優越條件,讓我在不懈奮斗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深圳口述史|胡世平:為深圳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深圳是一個極具包容性、開放性和創新性的城市。在深圳工作二十余年,我從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成長為一個三甲中醫院的院長,深圳改革創新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奮斗前行。如今,面對新時代的發展機遇,我將繼續帶領醫院全體員工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為推動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不懈努力。